欢迎访问文化信息平台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联系电话

000-0000-0000

首页 > 新闻资讯 > 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举办“阅读讲坛”活动

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举办“阅读讲坛”活动

2025-03-19 15:30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  点击量:102  评论(0人参与)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审委员会委员刘心明应邀做客图书馆“阅读讲坛”,为读者们带来一场题为“碑帖与文字”的精彩讲座。国家图书馆原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王沛、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史丽君以及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近十位专家莅临会场。图书馆副馆长屈南主持讲座,校内外100余名读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刘心明从碑、帖的起源切入,指出碑帖虽源流有别,后因研习书法需要,二者逐渐合流。刘心明认为,作为广义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碑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课程普及与技术研究,帖碑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文献功能得以延续。刘心明还指出,碑帖研究对于汉字学尤其是书法学研究有很大助益。一方面,碑帖提供的可靠汉字学资料,既可借观字体字形演变的历史,又可据此多知“碑别字”;另一方面,碑帖能提供可靠的书法学资料,由名家书丹的碑帖多为一流书法作品,同时海量碑帖资料亦有助于了解历代书法风格。讲座最后,刘心明呼吁,碑帖作为“文化活化石”,亟待系统保护与研究,需学界携手探索,让千年遗存真正“活在当下”。

在提问与互动环节,刘心明回应了研究生读者提出的“文献学如何应对AI挑战”问题,他指出,研究者应深耕古籍阅读与批判性思维,并选择大小适中的课题;还回应了图书馆古籍特藏部馆员拓片整理中遇到的问题,刘心明认为需关注碑帖响拓的时代特征,并结合多学科方法进行辨析。

本次讲座也是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一。王沛在总结发言中,首先对刘心明教授多年来支持古籍保护工作表示感谢,并指出此项活动自2023年启动以来,已走进全国12个省份70多所高校,本场讲座是第82场。该活动旨在通过系统性课程设计,将古籍版本鉴定、修复技艺、数字化保护等专业知识转化为生动易懂的公共课,有效推动古籍保护理念在高校师生中的普及与传承。

到场师生纷纷表示,刘心明教授的讲座内容深入浅出,讲解生动透彻,令人受益匪浅且意犹未尽。未来图书馆将继续开展高质量讲座,为校园文化繁荣及中国优秀文化传承创新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平台首页 行业资讯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企业名录 招商加盟 行业展会 人才招聘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吉林省乐学三方校外托管服务有限公司

备案号:

公安备案号:备案中